送俞本之山人還金昌
滿徑黃花桑落酒,送客關門折衰柳。
涉世空懷失路悲,干時自乏譚天口。
片刺侯門不得通,桂薪玉粒哭途窮。
半年逆旅貂裘敝,一劍飄然馬首東。
勸君休下楊朱淚,客裏秋風易憔悴。
伏枕愁爲越國吟,吹簫歸向吳門醉。
此日諸侯厭布衣,可憐窮達世情非。
君歸莫嘆行裝薄,多少空囊人未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桑落酒:一種美酒。
- 衰柳:指秋天凋零的柳樹。
- 失路悲:比喻人生迷茫,找不到出路。
- 干時:謀求時運。
- 譚天口:比喻能言善辯。
- 片刺:名片。
- 侯門:指權貴之家。
- 桂薪玉粒:比喻生活困苦。
- 貂裘敝:指貂皮衣服破舊,比喻貧窮。
- 楊朱淚:楊朱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其淚比喻離別之淚。
- 越國吟:指吟詠越國的詩歌,這裏指憂國憂民的吟詠。
- 吳門:指蘇州,古稱吳門。
- 布衣:平民。
- 窮達:貧窮與顯達。
翻譯
小徑上滿是黃色的菊花,桑落酒香四溢,我送你到城門,折下凋零的柳枝作爲別離的象徵。 面對世事,我空有迷茫和悲傷,卻無力改變時運,也沒有能言善辯的口才。 我嘗試着向權貴之家遞上名片,卻無法得到通融,生活困苦,如同桂薪玉粒般艱難。 在旅途中度過了半年,貂皮衣服已經破舊,我帶着一把劍,獨自向東行去。 我勸你不要輕易流下離別的淚水,客居他鄉,秋風易使人憔悴。 我憂國憂民,伏在枕上吟詠越國的詩歌,吹着簫,歸向吳門,沉醉其中。 如今,權貴們已經厭倦了平民,可憐的是,世間的貧窮與顯達並非我所願。 你回去後不要感嘆行囊的空虛,有多少人空手而歸,卻未能歸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送別友人時的深情與對世態炎涼的感慨。詩中,「滿徑黃花桑落酒」與「送客關門折衰柳」共同營造了一種淒涼而美麗的離別氛圍。詩人通過「失路悲」、「干時自乏譚天口」等表達了自己對世事的無奈和對時運不濟的感慨。後文中的「片刺侯門不得通」、「桂薪玉粒哭途窮」等句,深刻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和對個人命運的無奈。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對世態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