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寅元日曾人倩過訪同謝在杭分韻

· 徐熥
故人騎馬到巖阿,同泛椒花醉薜蘿。 別後青雲俱未達,鏡中華髮近如何。 鷗盟隱去還堪結,馬齒年來覺漸多。 新柳河橋初綻綠,明朝且莫賦驪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庚寅元日:庚寅年的正月初一。
  • 人倩: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巖阿:山巖的曲折処。
  • 椒花:花椒的花,這裡指酒。
  • 薜蘿:薜荔和女蘿,兩種植物,常用來比喻隱士的居所。
  • 青雲:比喻高官顯爵。
  • 華發:花白的頭發。
  • 鷗盟:與鷗鳥爲盟,比喻隱居生活。
  • 馬齒:比喻年齡。
  • 河橋:河上的橋梁。
  • 驪歌:離別的歌。

繙譯

庚寅年的正月初一,我的朋友人倩騎馬來到山巖的曲折処,我們一起暢飲花椒酒,陶醉於隱士般的薜荔和女蘿之中。 分別後,我們都還未達到高官顯爵的地位,鏡中看到的花白頭發,近來又如何了呢? 雖然隱居生活還可以繼續,但近年來,我的年齡確實在逐漸增長,就像馬齒一樣。 河橋邊的新柳剛剛綻出綠芽,明天就不要再唱離別的歌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朋友在元日相聚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未來的感慨,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詩中“椒花醉薜蘿”一句,既展現了節日的歡樂氣氛,又暗含了對隱逸生活的贊美。後兩句則通過對未來的不確定和對年華老去的感慨,增添了詩歌的深沉意味。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徐熥

明福建閩縣人,字惟和。徐?兄。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負才淹蹇,肆力詩歌。與弟徐?並有才名,然?以博學稱,熥則以詞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