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張祕監閣老喜太常中書二閣老與德輿同日遷官相代之作

珠樹共飛棲,分封受紫泥。 正名推五字,貴仕仰三圭。 繼組心知忝,腰章事頗齊。 蓬山有佳句,喜氣在新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珠樹:傳說中的仙樹,比喻人才。
  • 分封:古代帝王將土地分給諸侯,使其建立封國。
  • 紫泥:古代用以封印的紫色泥土,這裡指封官的詔書。
  • 五字:指五言詩,這裡可能指詩文才華。
  • 三圭:古代諸侯的禮器,這裡指高官顯爵。
  • 繼組:繼承家族的官職或榮譽。
  • 腰章:珮戴的官印,象征官職。
  • 蓬山:神話中的仙山,比喻文人聚集之地。

繙譯

我們共同在仙樹下飛翔棲息,受封時接到了紫色的詔書。 正名以五言詩來推崇,顯貴之仕仰望三圭之尊。 繼承家族的榮耀我心知有愧,珮戴官印的事務頗爲齊整。 蓬山之上有著美妙的詩句,喜氣洋洋地出現在新題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是權德輿對張秘監閣老和太常中書二閣老同日遷官的祝賀之作。詩中通過“珠樹”、“紫泥”、“五字”、“三圭”等意象,展現了文人的高雅與官場的榮耀。詩人在表達對同僚陞遷的喜悅之餘,也透露出對自己能夠繼承家族榮譽和擔任官職的自豪與謙遜。末句以“蓬山”比喻文人聚集之地,表達了詩人對詩文創作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曏往。

權德輿

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大臣。字載之,行三。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家於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名士權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稱,杜佑、裴胄交闢之。德宗聞其材,召爲太常博士,改左補闕,兼制誥,進中書舍人,歷禮部侍郎,三知貢舉。憲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誤用官闕,改太子賓客。俄復前官,遷太常卿,拜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會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絳,議論持異,德輿從容不敢有所輕重,坐是罷,以檢校吏部尚書留守東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書,出爲山南西道節度使。二年,以病乞還,卒於道,年六十。贈左僕射,諡曰文。 ► 3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