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從兄南仲見示十九韻

晉季天下亂,安丘佐關中。 德輝靄家牒,侯籍推時功。 簪纓盛西州,清白傳素風。 逢時有舒卷,繕性無窮通。 吾兄挺奇資,向晦道自充。 耕鑿汝山下,退然安困蒙。 詩成三百篇,儒有一畝宮。 琴書滿座右,芝朮生牆東。 麗藻粲相鮮,晨輝豔芳叢。 清光杳無際,皓魄流霜空。 邦有賢諸侯,主盟詞律雄。 薦賢比文舉,理郡邁文翁。 樓中賞不獨,池畔醉每同。 聖朝闢四門,發跡貴名公。 小生何爲者,往歲學雕蟲。 華簪映武弁,一年被微躬。 開緘捧新詩,瓊玉寒青葱。 謬進空內訟,結懷遠忡忡。 時來無自疑,刷翮摩蒼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晉季:晉末。(jì):一個朝代或時代的末期 。
  • 安丘:可能是指某個在當時有一定影響力的人,具體所指需結合更多背景資料。
  • 德輝:道德光彩。
  • 家牒:家族譜系。
  • 侯籍:記載侯爵的典籍,這裏指因功勞獲得的侯爵等勳位記錄。
  • 簪纓:代指達官貴人。(zān),冠簪;(yīng),帽帶。
  • 西州:地名,這裏用來泛指某個地方區域。
  • 繕性:涵養本性。(shàn):修治。
  • 嚮晦:天色將晚,這裏可引申爲在昏暗不明的境遇中 。
  • 耕鑿:指耕種,寓意隱居生活。
  • 困蒙:處於困境而矇昧未開,這裏指安於貧困平淡的生活。
  • 一畝宮:形容居處狹小,也借指寒士的簡陋居處。
  • 芝術:靈芝和白朮,都是中藥材,這裏喻高尚的品質或超凡的才能。
  • 麗藻:華麗的辭藻。
  • 皓魄:明月。
  • :國家。
  • 主盟:主持盟主之事,這裏指在詩詞創作領域有領袖地位。
  • 文舉:孔融,字文舉,以薦賢著稱。
  • 文翁:西漢時期的循吏,治理郡縣很有成效。
  • 華簪:華貴的冠簪,指代高官。
  • 武弁:武官的帽子,指代武官。
  • 微躬:謙稱自身。
  • 瓊玉:比喻美好的詩文作品。
  • 青蔥:形容色澤鮮嫩,這裏指美好。
  • :自責。
  • 忡忡(chōng chōng):憂愁不安的樣子。
  • 刷翮(shuā hé):鳥類梳理羽毛,展翅欲飛,比喻施展才能。

翻譯

晉末天下大亂之時,有人在關中輔佐。家族因高尚品德在族譜中閃耀光彩,憑藉當時立下的功勞獲得侯爵等勳位。達官貴人在西州衆多,家族一直傳承着清白的淳樸風尚。順應時勢能屈能伸,涵養本性應對世事順逆。我的兄長擁有非凡的資質,在困境中仍堅持正道,德行日漸充實。在汝山下過着耕種的隱居生活,坦然安於貧困平淡的日子。詩作如同《詩經》般自成篇章,有儒生那種簡陋卻安穩的居所。琴與書擺滿座位右側,芝草白朮在牆東自然生長。兄長華麗的辭藻光彩動人,如同清晨陽光照耀豔麗花叢。那清朗的光輝渺茫無邊,明月灑下霜華佈滿夜空。國家有賢能的諸侯,在詩詞創作方面領袖羣倫。他們舉薦賢才如同孔融,治理郡縣超過文翁。在樓中賞景從不獨自享受,在池邊沉醉常常同行相伴。聖明的朝廷廣開用人之門,憑藉名家的推舉得以發跡。我這樣一個渺小之人,過去只是學些微不足道的雕蟲小技。得到官職,簡陋的服飾與武官的帽子不相稱,微不足道的我還蒙聖上一年的任用。打開信捧讀兄長新作的詩篇,就像美玉般晶瑩美好。我慚愧地前進卻內心自責,心懷思念憂愁不安。時機到來的時候不要懷疑自己,要展翅高飛觸摸蒼穹。

賞析

這首詩權德輿是爲酬答從兄南仲所寫。開篇通過對晉末家族人物事蹟的回顧,展現家族榮耀和傳承的高尚品德。接着刻畫了兄長南仲的形象,描述其具有非凡資質,寧願安於隱居耕種的生活也不追逐世俗名利,體現出其淡泊名利、堅守正道的品質。對兄長生活環境琴書相伴、芝術生長的描寫,暗示兄長高雅的情趣。隨後讚美當時賢能諸侯舉薦人才和治理有方,也體現出當時良好的政治氛圍。詩人又敘述自身經歷,表達得官的慚愧以及收到兄長詩作後的複雜心情,既有羞愧又有思念。末尾以「時來無自疑,刷翮摩蒼穹」一句,激勵自己和兄長要抓住時機,積極進取,在展現自身才能的同時,也寄寓着對未來的美好期望 。整首詩語言典雅,情感真摯,既回顧家族歷史,又展現人物形象和各自的生活境遇,同時蘊含着作者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權德輿

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大臣。字載之,行三。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家於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名士權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稱,杜佑、裴胄交闢之。德宗聞其材,召爲太常博士,改左補闕,兼制誥,進中書舍人,歷禮部侍郎,三知貢舉。憲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誤用官闕,改太子賓客。俄復前官,遷太常卿,拜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會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絳,議論持異,德輿從容不敢有所輕重,坐是罷,以檢校吏部尚書留守東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書,出爲山南西道節度使。二年,以病乞還,卒於道,年六十。贈左僕射,諡曰文。 ► 3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