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李給事省中書情寄劉苗崔三曹長因呈許陳二閣老

常寮幾處伏明光,新詔聯翩夕拜郎。 五夜漏清天欲曙,萬年枝暖日初長。 分曹列侍登文石,促膝閒謠接羽觴。 共說漢朝榮上賞,豈令三友滯馮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常寮:常任的官員。
  • 伏明光:指在明光殿值班。
  • 新詔:新發布的詔書。
  • 聯翩:連續不斷。
  • 夕拜郎:晚上被任命的郎官。
  • 五夜漏清:五更時分,夜漏聲清。
  • 天欲曙:天快要亮。
  • 萬年枝:指宮中的樹木。
  • 分曹:分部門。
  • 列侍:排列侍立。
  • 文石:有文采的石頭,這裏指文石鋪成的臺階。
  • 促膝:靠近坐。
  • 閒謠:悠閒的歌謠。
  • 接羽觴:接過酒杯。羽觴,古代的一種酒器。
  • 三友:指詩中的劉、苗、崔三人。
  • 滯馮唐:指馮唐易老,難以得到重用。

翻譯

常任的官員們幾處在明光殿值班,新發布的詔書連續不斷,晚上任命了郎官。五更時分,夜漏聲清,天快要亮了,宮中的樹木在初長的日光中顯得溫暖。分部門排列侍立在文石鋪成的臺階上,靠近坐着悠閒地唱着歌謠,接過酒杯。大家一起說漢朝的榮耀和上等的賞賜,難道要讓這三位朋友像馮唐那樣老去而得不到重用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官員們在宮中的生活場景,通過「五夜漏清天欲曙,萬年枝暖日初長」等句,生動地展現了清晨宮中的寧靜與溫暖。詩中「分曹列侍登文石,促膝閒謠接羽觴」則表現了官員們之間的和諧與悠閒。結尾的「共說漢朝榮上賞,豈令三友滯馮唐」反映了詩人對友人前程的關切,同時也表達了對時代變遷中人才被埋沒的憂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權德輿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時局的深刻洞察。

權德輿

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大臣。字載之,行三。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家於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名士權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稱,杜佑、裴胄交闢之。德宗聞其材,召爲太常博士,改左補闕,兼制誥,進中書舍人,歷禮部侍郎,三知貢舉。憲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誤用官闕,改太子賓客。俄復前官,遷太常卿,拜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會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絳,議論持異,德輿從容不敢有所輕重,坐是罷,以檢校吏部尚書留守東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書,出爲山南西道節度使。二年,以病乞還,卒於道,年六十。贈左僕射,諡曰文。 ► 3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