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賜四十首丙子二月初與經筵進講紀述

芙蓉別殿曉風涼,玉井靈根出水香。 薦熟方聞開寢廟,賜鮮已見布朝堂。 冰絲欲斷鮫人縷,瓊液疑含閬苑霜。 憶昨金鰲橋上望,紅衣翠蓋滿銀塘。
拼音

所属合集

#荷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芙蓉:荷花的一種,這裏指荷花。
  • 玉井:指水井,這裏比喻清澈的水源。
  • 靈根:指荷花的根,這裏比喻荷花的清香。
  • 薦熟:指成熟的祭品。
  • 寢廟:指帝王的陵墓或祭祀祖先的地方。
  • 賜鮮:指皇帝賜予的新鮮食物。
  • 朝堂:指朝廷,皇帝處理政務的地方。
  • 冰絲:比喻細長的絲線,這裏指荷葉上的露珠。
  • 鮫人縷:傳說中鮫人(海中的人魚)織的絲線,這裏比喻荷葉上的露珠。
  • 瓊液:比喻美酒或甘露,這裏指荷葉上的露珠。
  • 閬苑:傳說中的仙境,這裏比喻美麗的景色。
  • 金鰲橋:橋名,可能是指某座橋。
  • 紅衣:指荷花的花瓣。
  • 翠蓋:指荷葉。
  • 銀塘:指銀色的池塘,這裏比喻清澈的水面。

翻譯

清晨的涼風拂過芙蓉別殿,玉井中的荷花根散發出陣陣清香。 聽說成熟的祭品已經獻上,寢廟即將開啓;皇帝賜予的新鮮食物已經在朝堂上分發。 荷葉上的露珠彷彿要斷裂的鮫人絲線,瓊液般的露珠似乎蘊含着閬苑的霜華。 回憶起在金鰲橋上眺望,紅衣翠蓋的荷花布滿了銀色的池塘。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清晨宮殿中的荷花美景,通過細膩的意象展現了荷花的清新與宮廷的寧靜。詩中「芙蓉」、「玉井」、「靈根」等詞語,生動地勾勒出一幅清晨荷塘的畫卷。後句通過「薦熟」、「賜鮮」等詞,巧妙地融入了宮廷的祭祀與賜宴場景,增添了詩的歷史與文化內涵。結尾的「金鰲橋」與「銀塘」則形成了一幅遠眺的畫面,使整首詩的意境更加深遠。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