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三首
君不見古人燒水銀,變作北邙山上塵。藕絲掛在虛空中,欲落不落愁殺人。
睢水英雄多血刃,建章宮闕成煨燼。淮王身死桂樹折,徐福一去音書絕。
行路難,行路難,生死皆由天。秦皇漢武遭不脫,汝獨何人學神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北邙山: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古代多王公貴族的墓地。
- 藕絲:比喻極其細微的東西。
- 睢水:古水名,流經今河南省。
- 建章宮:漢代宮殿名,後被焚燬。
- 煨燼:灰燼。
- 淮王:指漢代淮南王劉安,傳說他因謀反而自殺。
- 徐福:秦代方士,傳說他帶領童男童女出海求仙,一去不返。
繙譯
你難道沒看見古人燒鍊水銀,最終變成北邙山上的一粒塵埃。藕絲般細微的東西懸掛在虛空中,欲落不落的樣子令人愁苦至極。
睢水邊的英雄們血染刀刃,建章宮的煇煌化爲灰燼。淮王身死,桂樹也折斷了,徐福一去,音信全無。
行路難,行路難,生死都由天命決定。即使是秦皇漢武也無法逃脫命運,你又何必自詡爲學仙之人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古代英雄和帝王的不幸命運,以及徐福求仙無果的故事,深刻表達了人生無常和生死由天的哲理。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歷史典故,如北邙山、睢水、建章宮等,增強了詩歌的歷史厚重感。同時,通過“藕絲掛在虛空中”的生動比喻,形象地描繪了人生的脆弱和無奈。最後,詩人以秦皇漢武爲例,質疑了追求長生不老的虛妄,表達了對現實人生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