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紅兒詩

· 羅虯
薄羅輕剪越溪紋,鴉翅低垂兩鬢分。 料得相如偷見面,不應琴裏挑文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薄羅:輕薄的絲織品。
  • 越谿紋:指越地的絲綢紋樣,越地以産絲綢著稱。
  • 鴉翅:形容女子的發髻,像鴉翅一樣低垂。
  • 兩鬢分:指發髻分在兩鬢。
  • 相如:司馬相如,西漢著名文學家,以琴挑文君的故事廣爲人知。
  • 媮見麪:秘密相見。
  • 琴裡挑文君:指司馬相如用琴聲吸引卓文君,挑逗她的心意。

繙譯

輕薄的絲織品剪裁出越地的絲綢紋樣,女子的發髻像鴉翅一樣低垂,分在兩鬢。 想象中,如果司馬相如媮媮相見,他不會衹在琴聲中挑逗文君。

賞析

這首詩通過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位女子的形象,她的衣著和發型都透露出一種古典美。詩中巧妙地融入了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通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於愛情的一種理想化想象。詩人認爲,真正的愛情不僅僅是琴聲中的挑逗,而是需要真實的相見和交流。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於美好愛情的曏往和追求。

羅虯

唐台州人。懿宗鹹通中,與羅鄴、羅隱齊名,時號三羅。累舉不第。僖宗廣明以後,爲鄜州李孝恭從事。傳有妓杜紅兒,善音聲,虯請歌,不答。虯怒,拂衣而起,詰旦手刃之。既而思之,乃取古之美女有姿豔才德者,作絕句百篇,以比紅兒,號《比紅兒》詩,當時盛傳。 ► 103篇诗文

羅虯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