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謁(yè):拜見。
- 陳白沙:明代著名學者陳獻章,號白沙。
- 節子:指陳獻章的母親,因其守節而得名。
- 恭紀:恭敬地記述。
- 文章節操:指文學才華和高尚的道德品質。
- 舊家聲:指家族傳統的名聲。
- 碧玉樓:此處可能指陳家的居所。
- 萱草:一種植物,古時常用來象徵母親。
- 楚雲臺:可能指陳家的另一個地點。
- 蓼莪(liǎo é):《詩經》中的一篇,用以表達對父母的哀思。
- 微臣:謙稱,指自己。
- 遺像:指陳獻章的畫像。
- 慈母留丹:指陳獻章的母親留下的美德。
- 節尚榮:指守節的榮譽仍然顯赫。
- 私淑:私下裏敬仰。
- 門下士:指願意成爲其門下的學生。
- 瞻拜:仰望並拜祭。
- 不勝情:情感難以言表。
翻譯
文章與節操是家族的傳統聲譽,世代相傳,名聲顯赫。 在碧玉樓邊,萱草茂盛,象徵着母親的慈愛; 在楚雲臺畔,蓼莪生長,表達了對父母的哀思。 雖然我只是微不足道的臣子,但陳獻章的畫像讓我感受到他的恩德依舊; 他的母親留下的美德,守節的榮譽依然顯赫。 我私下裏敬仰陳獻章,願意成爲他的門下學生, 在堂前瞻仰拜祭時,我的情感難以言表。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明代學者陳獻章及其母親的深深敬仰。詩中,「文章節操舊家聲」一句,既讚頌了陳家的傳統美德,也體現了詩人對這種家族精神的推崇。通過「碧玉樓邊萱草長」和「楚雲臺畔蓼莪生」的描繪,詩人巧妙地將對母親的懷念與對陳獻章的敬仰融爲一體。結尾處,「私淑願爲門下士,堂前瞻拜不勝情」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願爲陳獻章門下學生,對其深深的敬仰和難以言表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先賢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