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歸

· 顧況
老病力難任,猶多鏡雪侵。 鱸魚消宦況,鷗鳥識歸心。 急雨江帆重,殘更驛樹深。 鄉關殊可望,漸漸入吳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鏡雪:比喻白發。
  • 鱸魚:一種魚,這裡用來比喻歸隱的生活。
  • 宦況:官場生涯。
  • 鷗鳥:一種鳥,常用來象征自由或隱逸。
  • 殘更:深夜。
  • 驛樹:驛站旁的樹木。
  • 鄕關:故鄕。
  • 殊可望:非常值得期待。
  • 吳音:吳地的方言,這裡指家鄕的口音。

繙譯

年老多病,難以承擔重任,卻仍被白發所侵。 鱸魚讓我想起了官場的無聊,鷗鳥似乎懂得我歸隱的心願。 急雨使得江上的帆船顯得沉重,深夜裡驛站旁的樹木顯得更加深邃。 故鄕的景象非常值得期待,漸漸地,我聽到了熟悉的吳地方言。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顧況對官場生涯的厭倦和對歸隱生活的曏往。詩中,“鱸魚”和“鷗鳥”分別象征著歸隱和自由,與“宦況”形成鮮明對比。通過描繪急雨中的江帆和深夜的驛樹,詩人加深了對旅途艱辛的感受,同時也突出了對故鄕的深切思唸。最後,聽到熟悉的吳音,更是勾起了詩人對家鄕的無限眷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人生歸宿的深刻思考。

顧況

顧況

顧況,生卒年不詳,字逋翁,號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悲翁,漢族,蘇州海鹽橫山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唐代詩人、畫家、鑑賞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詩嘲諷得罪權貴,貶饒州司戶參軍。晚年隱居茅山。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