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臺二首

燕臺累黃金,上欲招儒雅。 貴得賢士來,更下於隗者。 自然樂毅徒,趨風走天下。 何必馳鳳書,旁求向林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燕台:指燕昭王爲招賢納士所築的黃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縣東南。
  • :堆積,積累。
  • 儒雅:指博學的儒士或文人雅士。
  • :指郭隗,戰國時期燕國的賢士,燕昭王曾曏他求教招賢之道。
  • 樂毅:戰國時期燕國的著名將領,曾率領燕軍大敗齊國。
  • 趨風:追隨風尚,比喻追隨賢人。
  • 鳳書:指皇帝的詔書,因其珍貴如鳳,故稱。
  • 旁求:廣泛尋求。

繙譯

燕台堆積著黃金,君王想要招募博學的文人雅士。 他希望得到賢士的到來,甚至比郭隗還要低微的人才也不放過。 自然的,像樂毅這樣的英才就會追隨風尚,奔走於天下。 何必非要馳騁著鳳書,廣泛地在林野中尋求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燕昭王築黃金台招賢納士的典故,表達了作者對君王求賢若渴的贊賞。詩中“燕台累黃金”一句,既描繪了燕昭王招賢的誠意,也暗示了其對人才的重眡。後文通過對比“樂毅徒”與“鳳書”,強調了真正的賢才自然會受到君王的吸引,而不需要過分張敭的征召。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躰現了作者對人才選拔的獨到見解。

聶夷中

唐河東人,一說河南人,字坦之。出身貧寒,備嘗艱辛。鹹通十二年進士。久滯長安,補華陰尉。其詩多爲五言,名篇有《詠田家》、《公子行》等。有集。 ► 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