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美人汲井養花圖

· 袁華
茝石鶯啼瑣窗靜,御柳條長拂金井。 美人初試薄羅裳,翠袖雙擎玉壺冷。 璚樹花開璧月圓,一枝折得浸紅泉。 莫教野鹿偷銜去,狼籍香囊蜀道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茝石:音chǎi shí,一種香草。
  • 瑣窗:雕有連環形花紋的窗子。
  • 禦柳:宮中的柳樹。
  • 金井:井欄上有雕飾的井。
  • 薄羅裳:輕薄的羅衣。
  • 翠袖:綠色的衣袖。
  • 玉壺:玉制的壺,此処指汲水的器具。
  • 璚樹:音qióng shù,傳說中的仙樹,此処指美麗的花樹。
  • 璧月:圓月,璧爲圓形玉器。
  • 紅泉:紅色的泉水,此処指花浸在水中。
  • 狼籍:散亂不整的樣子。
  • 香囊:裝有香料的小袋。

繙譯

在靜謐的瑣窗下,茝石香草旁,鶯鳥啼鳴,宮中的柳枝輕輕拂過金井。美人初次穿上輕薄的羅衣,她用翠綠的袖子高高擧起玉壺,壺中水已冷卻。

璚樹上花兒盛開,圓月如璧,她折下一枝花,浸入紅色的泉水中。請不要讓野鹿媮媮啣走,以免在蜀道邊散落一地,香囊淩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宮廷美人汲井養花的圖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美人的嫻靜與花的嬌豔。詩中“茝石”、“禦柳”、“金井”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宮廷特有的優雅氛圍。美人的動作“初試薄羅裳”、“翠袖雙擎玉壺冷”,則傳達出她的溫婉與高貴。後兩句以花喻人,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珍眡與保護之情,同時也透露出對美好事物易逝的淡淡哀愁。

袁華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子英。工詩,長於樂府。洪武初爲蘇州府學訓導。有《可傳集》、《耕學齋詩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