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錢塘懷古詩次韻六首

國亡喬木在,鳥鳴自關關。 人隨歸雁遠,春從沙塞還。 怨別惟宮柳,長條復誰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
  • 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
  • 喬木:高大的樹木,常用來比喻故國的遺蹟。
  • 關關:鳥鳴聲。
  • 歸雁:指南飛的雁羣,常用來象徵離別或思鄉。
  • 沙塞:沙漠邊塞,指邊遠地區。
  • 宮柳:宮中的柳樹,常用來象徵宮廷或宮女。
  • 長條:指柳樹的枝條。

翻譯

國已亡,高大的樹木依舊在,鳥兒鳴叫着,自顧自地關關作響。 人們隨着南飛的雁羣遠去,春天似乎也從沙漠邊塞歸來。 唯有宮中的柳樹,帶着怨恨的別離,那長長的枝條,又有誰來攀折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故國遺蹟、自然景象和宮廷植物,表達了深沉的懷古之情和對往昔的哀思。詩中「喬木」、「歸雁」、「宮柳」等意象,都富有象徵意義,增強了詩歌的情感深度。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故國的深深眷戀。

陳汝言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惟允,號秋水,陳汝秩弟。與兄齊名,有大髯、小髯之稱。工詩善畫。倜儻知兵,嘗參張士誠軍事。洪武初以薦任濟南經歷。坐事死,臨難從容繪畫,畫畢就刑。有《秋水軒詩稿》。 ► 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