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黃尚書之江西

驛路花如霧,春江水似苔。 尚書今日去,從者幾時回。 解纜聽潮落,張帆趁曉開。 相思南浦上,明月滿蘇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驛路:古代傳遞公文或官員出差所用的道路,類似於現在的官道。
  • 花如霧:形容花兒盛開,繁多而朦朧,如同霧氣一般。
  • 春江水似苔:比喻春江的水色青綠,如同苔蘚一般。
  • 尚書:古代官職名,相當於現在的部長級別。
  • 從者:隨從,指跟隨尚書的人。
  • 解纜:解開系船的繩索,準備起航。
  • 聽潮落:聽着潮水退去的聲音,這裏指等待合適的潮汐時機。
  • 張帆:升起船帆,準備航行。
  • 趁曉開:趁着天剛亮的時候出發。
  • 相思:思念之情。
  • 南浦:南方的水邊,常用來指送別的地方。
  • 蘇臺:蘇州的別稱,這裏指蘇州的臺閣或高處。

翻譯

驛路上的花兒繁多而朦朧,如同薄霧一般;春江的水色青綠,宛如苔蘚覆蓋。尚書今日啓程前往江西,而跟隨他的隨從們何時才能歸來?解開系船的繩索,靜靜等待潮水退去;升起船帆,趁着天剛亮的時候出發。在南方的水邊,我滿懷思念之情,望着那蘇州高處的明月,心中充滿了別離的愁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江邊的送別場景,通過「驛路花如霧」和「春江水似苔」的生動比喻,展現了春天的美麗與朦朧。詩中「尚書今日去,從者幾時回」表達了離別的無奈與對歸期的期盼。後兩句「相思南浦上,明月滿蘇臺」則巧妙地將相思之情與明月相結合,營造出一種既美麗又哀愁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離別之人的深切思念。

陳汝言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惟允,號秋水,陳汝秩弟。與兄齊名,有大髯、小髯之稱。工詩善畫。倜儻知兵,嘗參張士誠軍事。洪武初以薦任濟南經歷。坐事死,臨難從容繪畫,畫畢就刑。有《秋水軒詩稿》。 ► 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