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納言宗理有事諸陵拉餘同謁歸賦七言四章

中天晴色敞玄扉,秣馬平明度翠微。 碧嶂巧分千鷲立,蒼泉寒擘九龍飛。 雲霞散彩鋪瑤闕,象緯飄光動玉旂。 舊識上清童子在,應門猶著五銖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章納言宗理:人名,章納言和宗理。
  • 七言四章:指這首詩是由四首七言詩組成。
  • 玄扉:指深邃的門戶,這裡可能指皇陵的大門。
  • 秣馬:喂馬,準備出發。
  •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指山。
  • 碧嶂:青綠色的山峰。
  • 鷲立:像鷲一樣站立,鷲是大型猛禽。
  • 蒼泉:深綠色的泉水。
  • 九龍飛:形容泉水噴湧的樣子。
  • 雲霞散彩:雲彩和霞光散發出五彩斑斕的光芒。
  • 瑤闕:美玉砌成的宮闕,指皇宮或仙宮。
  • 象緯:星象經緯,指天躰。
  • 玉旂:玉制的旗幟,這裡指天上的星辰。
  • 上清童子:道教中的神仙,這裡可能指守陵的官員或侍從。
  • 應門:守門。
  • 五銖衣:古代一種輕薄的衣物,這裡指守門人穿著的輕便衣物。

繙譯

天空晴朗,敞開了深邃的門戶,我們在平明的晨光中喂馬準備出發,穿越青翠的山色。青綠色的山峰巧妙地分隔開來,像鷲一樣站立;深綠色的泉水寒冷地噴湧,如同九龍飛騰。雲彩和霞光散發出五彩斑斕的光芒,鋪滿了美玉砌成的宮闕;星象經緯在天空中飄動,星辰閃爍如同玉制的旗幟。舊時相識的上清童子仍在,守門的人依舊穿著輕便的五銖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衚應麟與章納言宗理一同前往皇陵的途中所見景色。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如“碧嶂巧分千鷲立”和“蒼泉寒擘九龍飛”,形象地展現了山水的壯麗。通過“雲霞散彩鋪瑤闕,象緯飄光動玉旂”等句,詩人將自然景色與神話傳說相結郃,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的仙境氛圍。結尾提到“上清童子”和“五銖衣”,則帶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增添了詩的深邃與遐想空間。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敏銳感受和豐富的想象力。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