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飛騎:快速奔馳的騎兵。
- 紛紜:形容衆多、雜亂。
- 易水:河流名,位於今河北省境內。
- 羽書:古代傳遞緊急軍情的文書,插有鳥羽表示緊急。
- 筆如槓:形容書寫迅速有力,筆力雄健。
- 月支:古代西域國名,此處指代西域地區。
- 故主:原來的君主。
- 修貢:進貢,表示臣服。
- 日本:古代國名,今指日本國。
- 殘兵:戰敗後剩餘的士兵。
- 乞降:請求投降。
- 鼙鼓:古代軍中常用的戰鼓,用以激勵士氣。
- 漁陽:古代地名,位於今河北省境內。
- 大磧:廣闊的沙漠。
- 戈船:古代戰船。
- 鴨綠:指鴨綠江,位於中朝邊界。
- 靜長江:使長江平靜,指平定了沿江的戰亂。
- 經綸:治理國家大事。
- 黃閣:古代丞相辦公的地方,代指丞相或高級官員。
- 真誰並:誰能與之相比。
- 一代:一個時代。
- 凌煙:指凌煙閣,古代用來紀念功臣的地方。
- 照畫?:照耀在畫像上,指功臣的畫像被掛在凌煙閣上,受到人們的瞻仰。
翻譯
快速奔馳的騎兵在易水邊紛紜集結,緊急的軍情文書如槓般迅速書寫。 西域的舊君主依然進貢表示臣服,日本的殘餘士兵全部請求投降。 漁陽的戰鼓聲在大漠中空響,戰船在鴨綠江上使長江平靜。 在黃閣中治理國家大事,誰能與之相比,一代功臣的畫像照耀在凌煙閣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朝時期邊疆的戰事和國家的強盛。通過「飛騎紛紜」、「羽書題處筆如槓」等詞句,生動地表現了軍情的緊急和軍隊的迅速集結。詩中「月支故主仍修貢」、「日本殘兵盡乞降」展示了邊疆民族的臣服和敵軍的投降,彰顯了明朝的國威。後兩句則通過「鼙鼓漁陽空大磧」、「戈船鴨綠靜長江」等意象,描繪了戰場的遼闊和戰後的平靜,最後以「經綸黃閣真誰並,一代凌煙照畫?」讚美了治理國家的英明和功臣的榮耀,表達了對國家強盛和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