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旌(jīng):古代用羽毛裝飾的旗子。
- 蕭蕭:形容風聲或馬叫聲。
- 彤扉:紅色的門,指宮門。
- 謁(yè):拜見。
- 珥筆:古代史官、諫官上朝時,把筆插在帽子上,以便隨時記錄、撰述,稱爲珥筆。
繙譯
落日照耀著離別的旌旗,風聲中白雁鳴叫。夕陽下,孤獨的劍與別離,鞦水之上,一帆遠行。在粉色的官署中思唸親人,紅色的宮門前懷著拜見皇帝的情感。河東的新草已經長成,我帶著筆,準備上京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送別閔孝廉前往苕中的情景,通過落日、白雁、孤劍、鞦水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淒涼而壯美的離別氛圍。詩中“粉署甯親思,彤扉謁帝情”表達了詩人對親人的思唸和對皇帝的忠誠,而“河東新草就,珥筆上瑤京”則展現了詩人對未來的期待和決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憧憬。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