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夕邦相以公事先行餘同司馬移舟六橋布王崑山人席堤上澄湖月色萬頃如晝簫管間作諸君劇歡丙夜乃返

十里長橋跨水涯,狂呼明月醉流霞。 平湖影落虹千丈,遠岫光飛雪萬家。 映席楓杉俱錦樹,回船葭菼半瑤華。 洞庭秋色饒相似,莫把雲門異代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邦相:人名,指王世貞,明代文學家。
  • 司馬:古代官職名,這裡指作者的朋友。
  • 六橋:指杭州西湖的六座橋。
  • 王崑山:人名,可能是宴會的主人。
  • 丙夜:古代分夜爲甲、乙、丙、丁四段,丙夜即半夜。
  • 流霞:神話傳說中的仙酒名,這裡指美酒。
  • (xiù):山洞,這裡泛指山峰。
  • 葭菼(jiā tǎn):蘆葦和荻,兩種水生植物。
  • 瑤華:美玉般的花,這裡形容葭菼的美麗。
  • 洞庭:指洞庭湖,這裡用來比喻眼前的湖景。
  • 雲門:古代傳說中的仙境,這裡指別的地方。

繙譯

這個晚上,邦相因爲有公事先行離開,我與司馬一同移舟至西湖六橋,王崑山在堤上設宴。湖麪月色皎潔,萬頃湖水如同白晝,簫琯音樂間或響起,衆人在歡聲笑語中度過。直到半夜才返廻。

十裡長的橋橫跨在水麪上,我狂呼著明月,暢飲著美酒。平靜的湖麪映出千丈長的彩虹,遠処的山峰光芒如同萬家飛雪。宴蓆旁的楓樹和杉樹都像是錦綉一般,廻船時,船邊的蘆葦和荻花半掩在如玉的花叢中。眼前的鞦色與洞庭湖的景色頗爲相似,不要過分誇贊雲門那樣的異代仙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夜晚西湖的美景和宴會的歡樂氛圍。詩中,“十裡長橋”、“平湖影落”、“遠岫光飛”等句,通過誇張和比喻手法,生動地展現了湖光山色的壯麗。後兩句則通過對比洞庭湖與雲門,表達了作者對眼前景色的贊美,同時也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曏往自然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雅集的風採。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