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行曲

一路鳴箛合短簫,大梅花向雪中飄。 天寒士馬愁風雪,羽獵無心去射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鳴箛:古代軍中的一種樂器,類似於笛子。
  • 短簫:一種短小的簫,常用於軍樂。
  • 大梅花:指梅花,這裏可能指梅花的花瓣。
  • 羽獵:指用箭射獵,這裏泛指打獵。
  • 射鵰:指射獵雕鷹,是古代勇士的象徵。

翻譯

一路上,軍中的樂器鳴箛與短簫合奏,大梅花的花瓣在雪中飄揚。 天寒地凍,士兵和馬匹都因風雪而憂愁,勇士們無心去打獵射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軍中行進的場景,通過鳴箛與短簫的合奏,以及大梅花在雪中的飄揚,營造出一種寒冷而悽美的氛圍。詩中「天寒士馬愁風雪」一句,深刻表達了士兵們在惡劣天氣下的艱難與憂愁。最後一句「羽獵無心去射鵰」則進一步以勇士無心打獵射鵰的情景,來象徵士兵們在嚴酷環境下的無奈與沉重心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軍中生活的深刻體驗和感慨。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