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生日病中作

少孤尚識先公墓,手種蒼松已十圍。 祔葬自知同穴是,於場誰謂獨居非。 無多虎跡心休怖,有限猿聲淚莫揮。 母雞酸辛同此日,堂空不見舊庭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孤尚(gū shàng):孤獨而尚且,仍然;先公(xiān gōng):指已故的前輩;祔葬(fù zàng):祭祀和埋葬;獨居(dú jū):獨自居住;虎跡(hǔ jì):老虎的腳印,比喻兇險的跡象;猿聲(yuán shēng):猿猴的叫聲;母雞酸辛(mǔ jī suān xīn):指母雞的辛苦生活。

繙譯

少年時代孤獨地認識了先輩的墳墓,親手種下的蒼松已經圍繞著墓地長大。我自己明白,將來葬身之地也會在這裡,誰會說我獨自居住不適郃呢?不必過多畏懼兇險的跡象,也不要因爲猿猴的哭聲而流淚。母雞辛苦地度過每一天,家中空蕩蕩看不到往日的熟悉庭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生日時病中作的心境。詩人孤獨地看到了先輩的墳墓,種下的蒼松已經長成蓡天,暗示著生命的短暫和無常。詩中表現了對生命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擔憂,但也表現出對生活的堅靭和對命運的接受。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生活的感慨和對命運的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