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代:指代州,今山西代縣。
- 元夕:即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日。
- 勒春:指春意尚未完全到來。
- 燒尾宴:唐代的一種宴會,比喻升官後舉行的宴會。
- 耗磨辰:指時光流逝,壯志消磨。
- 蔡澤:戰國時期趙國人,以輕財重義著稱。
- 輕肥:指輕視富貴。
- 桓倫:指東漢時期的桓譚和倫尚,兩人都以清高著稱。
- 歷落人:指性格獨特,不隨流俗的人。
- 五湖:指太湖及其周邊的湖泊,泛指江南地區。
- 生事:指生活境遇。
翻譯
在天涯之地,雖然得到了代州的職位,但並不覺得遙遠,元宵節剛過,春意尚未完全到來。 小規模的宴會可以比作升官後的慶祝,但壯志已隨着時光流逝而消磨。 我並沒有像蔡澤那樣輕視富貴的想法,自然也喜歡像桓譚和倫尚那樣的清高之人。 並不是誇耀自己輕易地改變立場,而是江南的生活境遇並未完全陷入貧困。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得到官職後的複雜心情。詩中,「天涯得代非爲遠」一句,既表達了地理上的距離感,也隱含了心理上的疏離感。元宵節剛過,春意未濃,象徵着作者內心的期待與不安。後兩句通過對「燒尾宴」和「耗磨辰」的對比,展現了作者對功名利祿的淡漠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最後兩句則通過自我辯解,表明了自己雖處江湖之遠,但心志不改,生活雖不富裕,但精神世界依然豐富。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用晦寄四種杯仍系以詩走筆二絕爲謝 》 —— [ 明 ] 王世貞
- 《 送瞿師道太史使大梁周府 》 —— [ 明 ] 王世貞
- 《 龍司理君善得量移之命自徽過訪有贈得六首 》 —— [ 明 ] 王世貞
- 《 初夏屏居山亭與國手劉君對奕倦偶拈長慶集得一絕句雲紅旗破賊非吾事黃紙除書非我名唯共嵩陽劉處士圍棋賭酒到 》 —— [ 明 ] 王世貞
- 《 時事有感 》 —— [ 明 ] 王世貞
- 《 奉挽大司寇長興顧公一律 》 —— [ 明 ] 王世貞
- 《 初得南廷尉報偶成 》 —— [ 明 ] 王世貞
- 《 太師華亭相公枉駕海上因遊小祗園奉贈一章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