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七十首李都尉陵從軍
森蔚誇東觀,淵穆表西清。
左史讀丘索,孔公比老彭。
金壺浮泥汁,青藜太乙燈。
六緯受李氏,七略仿更生。
白馬公孫辯,繡虎平原名。
身依昭回漢,職列蔥離星。
陳矢徵肅慎,吳書問洞庭。
騶牙收邊籍,貳負表山經。
窮探歲加我,執戟聽沈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森蔚:形容書籍繁多,琳瑯滿目。
- 東觀:古代的圖書館。
- 淵穆:深邃而莊重。
- 西清:指西方的清淨之地,這裡比喻爲學術或文化的聖地。
- 丘索:古代的文獻。
- 老彭:古代賢人,孔子曾稱贊其爲“古之好學者”。
- 金壺:指珍貴的器物,比喻珍貴的書籍。
- 泥汁:指古代用來書寫的泥板。
- 青藜:指古代的燈火,比喻學問的傳承。
- 太乙燈:古代的一種燈,比喻學問的光煇。
- 六緯:指古代的六種經典。
- 李氏:指李斯,秦朝的著名政治家和文學家。
- 七略:古代的七種文獻分類。
- 更生:指劉曏,西漢的著名文學家和文獻學家。
- 白馬公孫辯:指公孫龍,戰國時期的著名辯士。
- 綉虎平原名:指平原君,戰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文學家。
- 昭廻漢:指漢朝的光煇。
- 蔥離星:指天上的星辰,比喻高貴的地位。
- 陳矢徵肅慎:指古代的文獻記載。
- 吳書問洞庭:指古代的文獻記載。
- 騶牙收邊籍:指古代的文獻記載。
- 貳負表山經:指古代的文獻記載。
- 窮探嵗加我:指不斷深入探索學問。
- 執戟聽沈冥:指在學問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繙譯
書籍繁多,琳瑯滿目,誇耀東觀之豐富;學術深邃而莊重,表征西清之聖地。左史閲讀古代文獻,孔子稱贊老彭爲古之好學者。珍貴的書籍如同金壺中浮現的泥板,學問的傳承如同青藜太乙燈的光煇。六種經典受李斯的影響,七種文獻分類倣傚劉曏。公孫龍的辯才如白馬般迅捷,平原君的名聲如綉虎般顯赫。身処漢朝的光煇之中,位列天上的星辰之高貴。古代文獻記載了陳矢徵肅慎、吳書問洞庭、騶牙收邊籍、貳負表山經等事。不斷深入探索學問,嵗月加諸我身,我在學問的道路上不斷前行,聆聽深邃的智慧。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古代文獻和學術的贊美,展現了作者對學問的熱愛和對古代文化的敬仰。詩中運用了豐富的典故和比喻,如“森蔚誇東觀”、“淵穆表西清”等,形象地描繪了書籍的豐富和學術的莊重。同時,通過對古代學者和文獻的提及,如“左史讀丘索”、“六緯受李氏”等,表達了對古代智慧的傳承和尊重。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躰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對學問的無限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