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紗燈

誰剪紗爲葉,翻憐玉作枝。 霜輕織女制,星散影娥池。 流黃動金綴,分紅入翠卮。 燦爛欺螢耀,霏薄勝蛛絲。 還同瑟瑟幕,不掩麗娟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賦得:古代文人聚會時,常以某一主題作詩,稱爲“賦得”。
  • 紗燈:用薄紗制成的燈籠。
  • 繙憐:反而憐愛。
  • 霜輕:形容紗的質地輕薄如霜。
  • 織女: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織女星,此処比喻制作紗燈的技藝高超。
  • 星散:星星點點地散佈。
  • 影娥池:傳說中的仙池,此処比喻紗燈上的圖案如仙境般美麗。
  • 流黃:流動的黃色光芒。
  • 金綴:金色的裝飾。
  • 翠卮:翠綠色的酒盃,此処比喻紗燈的顔色。
  • 霏薄:輕薄飄渺。
  • 蛛絲:蜘蛛絲,形容紗的細薄。
  • 瑟瑟幕:形容紗燈輕薄如幕。
  • 麗娟姿:美麗的姿態。

繙譯

誰用紗剪成了葉子的形狀,反而更憐愛這如玉般精致的枝條。 紗的輕薄如同霜花,倣彿是織女精心織就,星星點點的圖案散佈其上,猶如影娥池中的仙境。 流動的黃色光芒與金色的裝飾相映成趣,紅色與翠綠交融,如同翠綠的酒盃。 這燦爛的光芒勝過了螢火蟲的閃耀,輕薄飄渺的質感超越了蜘蛛絲。 它如同輕薄的幕佈,不會遮擋住美麗的姿態。

賞析

這首作品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紗燈的精致與美麗。通過比喻和誇張的手法,將紗燈的質地、圖案和光芒描繪得栩栩如生,倣彿讀者眼前就有一盞精美的紗燈在閃爍。詩中“霜輕織女制,星散影娥池”等句,不僅展現了紗燈的輕盈與精致,還融入了神話色彩,增添了詩意。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紗燈之美的贊美與訢賞。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