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大司寇應公還天台

投劾心初遂,生平節未磷。 兩朝均出入,一代借陶甄。 有念俱生物,無營獨任真。 向傳銅柱徼,曾擁繡衣巡。 羌笮乾坤盡,甘棠雨露勻。 戢兵驅揖讓,吹律起沈淪。 直道萋菲易,歸裝薏苡貧。 至今看頌德,猶自滿文身。 海岱嚴旌鉞,阿衡領縉紳。 名齊山相遠,治訪蓋公純。 北斗官逾貴,西曹法轉新。 自來惟重意,或少不冤民。 在宥求明主,遺安惠老臣。 但無慚竹簡,何必問蒲輪。 瀑布遙飛漢,衡門豈避秦。 月來天柱曉,花發石橋春。 白首風波隔,紅顏藥物親。 棲遲餘故吏,黯淡走庸人。 拙計窮緣木,微才老積薪。 空爲國士語,南望重傷神。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投劾(tóu hé):指官員辭職。
  • (lín):磨損,這裏指節操堅定不移。
  • 陶甄(táo zhēn):比喻治理國家,培養人才。
  • 羌笮(qiāng zé):古代西南地區的民族,這裏泛指邊遠地區。
  • 戢兵(jí bīng):收起兵器,指停止戰爭。
  • 揖讓(yī ràng):古代禮儀,指君臣之間的禮讓。
  • 吹律(chuī lǜ):古代用以校正樂律的竹管,這裏比喻教化。
  • 沈淪(chén lún):沉沒,指人才被埋沒。
  • 萋菲(qī fēi):指讒言。
  • 薏苡(yì yǐ):一種植物,這裏指清貧。
  • 文身(wén shēn):指刻在身上的文字,這裏指銘記。
  • 海岱(hǎi dài):指東海和泰山,泛指東方。
  • 阿衡(ā héng):古代官名,這裏指高官。
  • 縉紳(jìn shēn):古代官員的裝束,這裏指官員。
  • 蓋公(gài gōng):指蓋寬饒,西漢名臣。
  • 西曹(xī cáo):古代官署名,這裏指司法部門。
  • 在宥(zài yòu):指在位寬容。
  • 竹簡(zhú jiǎn):古代書寫材料,這裏指史書。
  • 蒲輪(pú lún):古代用於徵召賢士的禮車。
  • 天柱(tiān zhù):神話中的山名,這裏指高山。
  • 石橋(shí qiáo):指石制的橋。
  • 國士(guó shì):指國家的傑出人才。

翻譯

我辭官的心願終於得以實現,一生的節操從未磨損。在兩朝中都有我的身影,我一直是國家治理和人才培養的依靠。我心中所想都是爲了萬物生靈,無所求取,只願保持真實。我曾在邊疆巡視,確保天下太平,如甘棠樹下的雨露均勻。我主張停止戰爭,推行禮讓,通過教化喚醒沉淪的人才。直言不諱,讒言容易,但我歸家時卻清貧如薏苡。至今人們仍在銘記我的功德,我曾在東方治理,高官領銜,名聲遠揚,治理如蓋公般純粹。我在司法部門,法律更加新穎,我始終堅持正義,很少有冤民。我尋求明主的寬容,惠及老臣。我只願無愧於史書,何必問徵召的禮車。瀑布飛流直下,我住在衡門,不避秦時的紛擾。月光照亮高山之巔,春天石橋邊花開。我白髮蒼蒼,遠離風波,紅顏依靠藥物。我留下的是舊日的部下,黯淡地走向平庸。我的策略已窮盡,才華也已積存。我空有國士之言,南望時心中傷感。

賞析

這首詩是王世貞對大司寇應公的送別之作,詩中充滿了對過去功績的回顧和對未來的期望。詩人通過豐富的歷史典故和生動的自然景象,表達了對國家、對民衆的深厚情感,以及對自己清廉自守、忠誠職守的自豪。詩中「投劾心初遂」展現了詩人辭官的決心,「生平節未磷」則強調了其堅定的道德立場。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詩人的政治抱負,也體現了其深厚的文學功底。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