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趙州柏樹子:指禪宗公案中的“趙州問答”,趙州禪師以“柏樹子”廻答弟子關於彿性的問題。
- 強半:多半,幾乎一半。
- 嫌人死:責怪人死,指對生死的執著。
- 葛藤:比喻糾纏不清的事物或思緒。
- 齏甕:醃菜的缸,比喻世俗的生活。
繙譯
趙州禪師以柏樹子喻彿性,多半是在責怪人們對生死的執著。 若能擺脫那些糾纏不清的思緒,便能走入世俗的生活,如同走進醃菜的缸中。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禪宗公案“趙州柏樹子”的典故,表達了作者對生死執著的批判,以及對世俗生活的接納。詩中“強半嫌人死”一句,直指人們對生死的過度執著,而“脫得葛藤纏,走入齏甕裡”則形象地描繪了擺脫紛擾、廻歸平凡生活的過程。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躰現了禪宗“平常心是道”的思想。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江陵曲 》 —— [ 明 ] 王世貞
- 《 助甫宦楚久不得書賦此爲寄 》 —— [ 明 ] 王世貞
- 《 題萱壽太醫邢生母 》 —— [ 明 ] 王世貞
- 《 風阻瓜步辱李季宣先輩破浪過訪與飲過揚州始別 》 —— [ 明 ] 王世貞
- 《 舅氏劉掾自剡歸於林廣文者未展高陽之歡急難中忽承推食得遂生還感激之極特索餘詩爲報 》 —— [ 明 ] 王世貞
- 《 春日閒居雜懷十首 》 —— [ 明 ] 王世貞
- 《 餞李惟楨使君遷浙江行省參政領金華諸郡 》 —— [ 明 ] 王世貞
- 《 入秋無事案頭偶有紙筆隨意輒書如風掃華不倫不理故曰雜題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