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禹貢:《尚書》中的一篇,記載了大禹治水及各地的物產、貢賦等情況,這裏指代古代的地理志書。
- 亥步:古代傳說中大禹治水時,每走一步就測量一次,這裏指代詳細的地理測量。
- 露冕:指官員出巡時戴的帽子,這裏代指出巡的官員。
- 諸粵:指廣東、廣西一帶,古代稱爲粵地。
- 談經:指講授經典,這裏指教育工作。
- 百蠻: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
- 張楚:指漢初張良輔佐劉邦建立漢朝,這裏比喻功成名就。
- 居夷:指居住在邊遠地區,這裏指在邊疆地區傳播文化。
- 臺省:古代中央政府的機構,這裏指中央官員。
- 伏蒲:指古代官員在朝堂上跪拜的蒲團,這裏指參與朝政。
翻譯
當今的皇帝如同大禹一般,治理着古老的山川,彷彿是依據圖經和亥步的傳說來進行的。你作爲官員,再次深入到廣東、廣西這些邊遠地區,不僅巡視地方,還要在那裏傳授經典,教育邊疆的少數民族。
不要說在邊疆建立名聲是多麼的空洞和偉大,即使是在邊遠地區傳播文化,其道義也是完整的。我寄語那些在中央政府機構中儀態端莊的官員們,有幾個人曾經有過像你這樣在朝堂上跪拜參與朝政的經歷呢?
賞析
這首詩是王世貞寄給吳高州明卿的,表達了對他在邊疆地區教育工作的讚賞和敬意。詩中通過對比古代大禹治水和現代皇帝治理國家的情景,強調了吳明卿在邊疆地區的重要使命和貢獻。同時,詩人也藉此機會諷刺了那些只在中央政府中空談理論、缺乏實際經驗的官員。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表達了對友人的敬佩,也體現了詩人對國家治理和教育的深刻思考。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璋上人自新都還鷲峯汪司馬伯玉尊之爲大總持而以文及詩侑之餘亦得四絕句 》 —— [ 明 ] 王世貞
- 《 難後答和於鱗舊貽四首 》 —— [ 明 ] 王世貞
- 《 子念事解後以酒慰勞得二章 》 —— [ 明 ] 王世貞
- 《 風寒濟南道中兀坐肩輿不能開卷因即事戲作俳體六言解悶數之政得三十首當喚白家老婢讀之耳 》 —— [ 明 ] 王世貞
- 《 樑希鴻廣陵人工古文辭貧不能詣吳門今有所因渡江見訪得二絕贈之 》 —— [ 明 ] 王世貞
- 《 輓歌 》 —— [ 明 ] 王世貞
- 《 徐大宗伯同唐張婁三子見餞至新洋江始別 》 —— [ 明 ] 王世貞
- 《 天仙子 · 酷暑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