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謗法:批評佛法。
- 護法:維護佛法。
- 抨:批評。
- 魯公:指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因其封魯郡公,故稱魯公。
- 溫公:指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因其封溫國公,故稱溫公。
- 僧雛:年輕的僧人。
- 西天:指佛教的發源地印度。
翻譯
少年時批評佛法,晚年卻維護佛法, 批評顏真卿,卻少了對司馬光的批評。 年輕的僧人耳朵都快被批評聲遮掩盡了, 但未必印度的佛祖們耳朵都聾了。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手法,表達了作者對佛法態度的轉變以及對批評的反思。詩中「少年謗法晚護法」一句,揭示了作者從年輕時的批評到晚年維護佛法的心路歷程。後兩句則通過「僧雛兩耳掩欲盡」的誇張描繪,暗示了批評之聲的繁多,但最後一句「未必西天耳盡聾」則表明,儘管批評聲不絕於耳,但真正的佛法真理並不會因此而被埋沒。整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刻,反映了作者對佛法和批評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