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七十首李都尉陵從軍

棲棲岐山穴,避狄如走兔。 擾擾歷下田,鹿豕朝與暮。 時至偶有爲,人功竟焉數。 虞帝小鰥夫,虛名攘唐祚。 西伯老禿翁,脫身美人賂。 百獸豈自來,鳳皇人誰睹。 垂死竄蒼梧,薦禹如有負。 戎馬踐幽王,實以妖女故。 大運等循環,智巧安能度。 十讀九廢書,千秋榮朝露。 寄聲謝時達,毋爲聖賢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棲棲(xī xī):忙碌不安的樣子。
  • 岐山:地名,位於今陝西省岐山縣東北。
  • 避狄:躲避狄人,狄是古代北方的一個民族。
  • 擾擾:紛亂的樣子。
  • 歷下:地名,今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
  • 虞帝:指虞舜,傳說中的古代帝王。
  • 鰥夫(guān fū):喪偶的男子。
  • 唐祚(zuò):唐朝的國運。
  • 西伯:指周文王,周朝的奠基人。
  • 美人賂:指周文王被商紂王囚禁時,其子伯邑考用美女賄賂紂王以求釋放文王。
  • 鳳皇:即鳳凰,傳說中的神鳥。
  • 蒼梧:地名,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蒼梧縣。
  • 薦禹:推薦禹,禹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後成爲夏朝的開國君主。
  • 幽王:西周的最後一位君主,因寵信褒姒而導致國家衰敗。
  • 妖女:指褒姒,傳說中因其美貌而使幽王荒廢國政。
  • 大運:天命,命運。
  • 循環:循環往復。
  • 智巧:智慧和技巧。
  • 廢書:廢棄的書籍,指不重視學問。
  • 朝露:早晨的露水,比喻短暫。
  • 時達:時下的賢達。

翻譯

忙碌不安地在岐山的洞穴中,躲避狄人如同逃避兔子。 在紛亂的歷下田野中,與鹿豕朝夕相伴。 時機偶然到來,人的努力終究有限。 虞舜雖是喪偶的男子,卻虛名奪取了唐朝的國運。 周文王雖是老禿翁,卻因美人的賄賂得以脫身。 百獸豈能自己前來,鳳凰又有誰人能見。 垂死之際被流放到蒼梧,推薦禹似乎有所辜負。 戎馬踐踏了幽王,實因妖女的緣故。 大運循環往復,智慧和技巧又怎能超越。 十次讀書九次廢棄,千秋的榮耀如同朝露般短暫。 寄語給時下的賢達,不要被聖賢的言論所誤。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顧,表達了對時運和人爲努力的深刻思考。詩中,「棲棲」、「擾擾」等詞描繪了動盪不安的社會環境,而「虞帝」、「西伯」等歷史人物的命運則反映了時勢造英雄的無奈。最後,詩人以「朝露」比喻人生的短暫和無常,勸誡時人不要過分迷信聖賢,而應審時度勢,把握自己的命運。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