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沁州一舍大風雨即事

峭崿撐天漏,妖雲蔽日翔。 千山俱鼎沸,萬樹各鴟張。 迸雨排銀鏃,飛湍掛玉樑。 左擔愁絕澗,西顧失連岡。 溼束人偏小,愁催路轉長。 行行畏魚腹,步步怯羊腸。 自哂隨車謬,翻疑叱馭狂。 安危此身在,大地有康莊。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峭崿(qiào è):陡峭的山崖。
  • 妖雲:形狀怪異的雲。
  • 鼎沸:形容聲音喧鬧或局勢混亂。
  • 鴟張(chī zhāng):形容樹木枝葉張開的樣子。
  • 迸雨:猛烈的雨。
  • 排銀鏃(pái yín zú):比喻雨點像銀箭一樣密集。
  • 飛湍:急流。
  • 玉梁:比喻山崖。
  • 左擔:左肩挑擔。
  • 愁絕澗:極深的山澗,使人感到憂愁。
  • 西顧:向西望。
  • 溼束:溼透的衣裳。
  • 人偏小:形容人因溼衣而顯得瘦小。
  • 愁催路轉長:憂愁使得路途顯得更加漫長。
  • 魚腹:比喻深水。
  • 羊腸:比喻曲折狹窄的小路。
  • 自哂(zì shěn):自嘲。
  • 隨車謬:跟隨車輛行走的錯誤。
  • 翻疑:反而懷疑。
  • 叱馭(chì yù):駕馭馬車。
  • 康莊:寬闊平坦的大道。

翻譯

陡峭的山崖彷彿撐開了天空,怪異的雲彩遮蔽了太陽。 羣山之中一片混亂,萬樹枝葉張開。 猛烈的雨點像銀箭一樣密集,急流如同掛在玉石般的山崖上。 左肩挑擔,擔心深澗的危險,向西望去,連綿的山岡已不見。 溼透的衣裳使人顯得瘦小,憂愁使得路途顯得更加漫長。 每走一步都害怕深水,每一步都擔心狹窄的小路。 自嘲跟隨車輛行走的錯誤,反而懷疑駕馭馬車的瘋狂。 儘管身處危險之中,但大地仍有寬闊平坦的大道。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惡劣天氣中艱難行進的情景,通過生動的自然景象和內心的感受,展現了旅途的艱險和個人的堅韌。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寫,如「峭崿撐天漏」、「迸雨排銀鏃」等,增強了畫面的衝擊力和感染力。結尾的「安危此身在,大地有康莊」表達了即使在困境中,也堅信前方有希望和出路,體現了樂觀向上的精神。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