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履善先生:人名,具躰身份不詳。
- 紈扇:細絹制成的團扇。
- 含顰:皺眉,表示憂愁或不滿。
- 少陵:指杜甫,因其曾居少陵,故稱。
- 敭子:指敭雄,西漢文學家、哲學家、語言學家。
- 方言:這裡指敭雄所著的《方言》,是中國最早的方言詞典。
- 覔句:尋找詩句,指作詩。
- 知音:理解自己的人,這裡指理解詩意的人。
- 芙蕖:荷花。
- 按劍人:指持劍的人,這裡可能指有權勢的人。
繙譯
履善先生用兩首詩題寫在扇子上送給我,我以此詩作爲廻報。 細絹制成的團扇上,每個字都顯得新穎,鞦風一吹,扇子展開,倣彿含著憂愁的皺眉。 杜甫的詩中難以辨認的字眼,我本想輕易放過,但敭雄的《方言》卻讓我難以輕易評論。 尋找詩句衹應在天外得到,理解詩意的人又有誰能真正懂得曲中的真諦。 即使荷花有著天然的美麗色彩,想要廻報,難道就沒有持劍的人來阻攔嗎?
賞析
這首作品是王世貞對履善先生贈詩的廻應,表達了對詩文創作的深刻理解和感慨。詩中通過對紈扇、鞦風、杜甫、敭雄等元素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詩歌藝術的敬畏和對知音難尋的感慨。末句以荷花和按劍人作比,暗示了詩人對於自己作品可能遭遇誤解或不被賞識的憂慮,同時也表達了對詩歌創作價值的堅持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