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宗伯:古代官名,此指姜公。
- 姜公:人名,具體不詳。
- 祈雨:祈求降雨。
- 澍:及時雨。
- 應:應驗,指祈雨成功。
- 迭四章:指連續四次。
- 續貂:比喻繼續做前人所做的事,此處指繼續寫詩。
- 蛇足:比喻多餘無用的事物,此處指詩句多餘。
- 翕如:和諧一致的樣子。
- 勝事:美好的事情。
- 抱耒:手持農具,指農民。
- 鐘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
- 乖龍:傳說中的龍,此處比喻天氣變化。
- 鱗甲:魚的鱗片和龜的甲殼,此處比喻雨雲。
翻譯
每個村莊的農民都手持農具,抱怨着晴朗的天氣,無奈鐘山的氣息突然變得清新。這可能是因爲沉睡的乖龍即將醒來,千江之上,鱗甲般的雨雲片刻間便生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農民因久旱而祈雨,最終天降甘霖的情景。詩中,「村村抱耒怨天晴」一句,生動地表現了農民對雨水的渴望。而「鐘山氣轉清」則預示着天氣的變化,爲後文的降雨埋下伏筆。最後兩句運用乖龍醒來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雨雲迅速聚集的壯觀景象,表達了農民對降雨的喜悅和感激之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