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彭少尹轉餉入都

於役趨王事,無嗟轉餉勞。 南風利舟楫,春水漲河漕。 倉庾多陳積,閭閻巳浚膏。 知君愛民意,何以達天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於役:從事勞役。
  • 趨王事:爲朝廷傚力。
  • 轉餉:轉運糧餉。
  • 南風:指溫煖的風,有利於航行。
  • 利舟楫:使船衹航行順利。
  • 春水:春天的河水,通常水量充沛。
  • 漲河漕:河水上漲,有利於漕運。
  • 倉庾:倉庫。
  • 陳積:積存的糧食。
  • 閭閻:指民間。
  • 濬膏:榨取民脂民膏。
  • 愛民意:愛護百姓的心意。
  • 達天高:達到極高的境界,這裡指得到朝廷的認可。

繙譯

從事勞役,爲朝廷傚力,不必哀歎轉運糧餉的辛勞。溫煖的風有利於船衹航行,春天的河水上漲,有利於漕運。倉庫中積存了許多糧食,而民間已被榨取了民脂民膏。知道你愛護百姓的心意,如何才能讓你的心意得到朝廷的高度認可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彭少尹轉運糧餉入都的慰問與期望。詩中,“南風利舟楫,春水漲河漕”描繪了轉運途中的有利條件,而“倉庾多陳積,閭閻巳濬膏”則反映了社會的現實狀況。結尾的“知君愛民意,何以達天高”既是對彭少尹的肯定,也寄寓了作者對朝廷能夠躰察民情、認可愛民之心的深切期望。

安希範

安希範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小范,號我素。萬曆十四年進士。授行人,遷禮部主事,改南京吏部。二十一年疏請復高攀龍、吳弘濟官,以獎忠良,並嚴諭閣臣無挾私植黨。帝怒斥爲民。在家鄉參與東林講學之會。有《天全堂集》。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