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望後同高存之泛五里湖遊漆塘諸山分韻各賦五言近體

聞道南巖畔,梅花樹樹奇。 湖平舟利涉,林暖席頻移。 紫蟹山人供,黃梁稚子炊。 坐來心轉寂,雞犬靜茆茨。
拼音

所属合集

#花朝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仲春:春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二月。
  • 望後:農曆每月十五日之後。
  • 高存之: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五里湖:地名,可能是一個湖泊的名稱。
  • 漆塘諸山:地名,可能是一處山區的名稱。
  • 分韻:古代文人聚會時,按照一定的韻腳分配,各自作詩。
  • 近體:指近體詩,即唐代的律詩和絕句。
  • 南巖:地名,可能是一處岩石或山崖的名稱。
  • 利涉:順利渡過。
  • 林暖:林中的溫暖。
  • 席頻移:頻繁地移動坐席,指在林中不斷尋找舒適的地方坐下。
  • 紫蟹:一種蟹,可能是當地的特產。
  • 山人:隱居山林的人,這裏可能指提供食物的當地人。
  • 黃梁:黃色的穀物,這裏指黃米。
  • 稚子:小孩。
  • :做飯。
  • 坐來:坐下之後。
  • 心轉寂:心情變得寧靜。
  • 雞犬:家禽和家畜,這裏指村莊的寧靜。
  • 茆茨:茅草屋,這裏指簡樸的鄉村生活。

翻譯

聽說南巖那邊,每棵梅花樹都奇異非凡。湖水平靜,我們的船順利渡過,林中溫暖,我們頻繁地移動坐席尋找舒適之地。紫色的螃蟹是山中隱士的供品,黃米則是小孩煮的飯。坐下來後,心情變得寧靜,村莊裏的雞犬聲也顯得格外安靜,茅草屋更顯簡樸。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仲春時節與友人泛舟五里湖,遊覽漆塘諸山的情景。詩中通過「梅花樹樹奇」、「湖平舟利涉」等句,展現了自然景色的美麗與寧靜。後半部分則通過「紫蟹山人供」、「黃梁稚子炊」等生活細節,傳達出與友人共享山野之樂的愜意與寧靜。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與友情的珍視。

安希範

安希範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小范,號我素。萬曆十四年進士。授行人,遷禮部主事,改南京吏部。二十一年疏請復高攀龍、吳弘濟官,以獎忠良,並嚴諭閣臣無挾私植黨。帝怒斥爲民。在家鄉參與東林講學之會。有《天全堂集》。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