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過南海神祠紀勝五十二韻

· 成鷲
方輿會有極,元氣混無涯。 四大水輪住,千江海印持。 昆崙接雲漢,溟渤瀦天池。 萬派宗南澥,羣峯鞏北維。 祝融熙帝載,習坎答南離。 廟貌崇今古,明禋洽歲時。 堂皇依島嶼,制度出班倕。 波影搖銀壁,霞光罥玉墀。 周垣丹以雘,夏木蔽還虧。 朱鳳翔阿閣,雕龍繞繡帷。 神君端黼黻,像教肅威儀。 徽號絲綸錫,恭文碣石垂。 金題懸日月,銅鼓列雄雌。 邃寢齊眉媛,迴廊斫額誇。 綱珠交掩映,香篆互參差。 花雨承珠靸,晨風滿桂旗。 百靈紛總總,羣動信熙熙。 帝力夫何有,神心予所知。 溯洄由夙昔,俯仰在今茲。 浮海身將老,輕舟晚更移。 潮平黃木港,花發谷王祠。 越陌尋芳徑,磨崖讀故碑。 鴻文推哲匠,弘構仰成規。 土木因時革,滄桑任運爲。 槃談遵世諦,慷慨有遐思。 延佇看山色,沉吟續楚辭。 飄零悲泛梗,珍重薦江蘺。 工祝傳神語,徵人指路岐。 禪心通陟降,逸興入逶迤。 隔壁尋僧話,沿階引鶴隨。 海光鍾寂寞,旦過客棲遲。 香積渾薰蕕,蒲團廁菉葹。 太虛寧軫域,周道豈平陂。 悵別東林社,裴回古殿基。 亭高名浴日,海闊見朝曦。 石磴緣苔蘚,雕甍枕碧漪。 興難辭跋涉,行不厭孤危。 歷巘舒清嘯,憑欄詠古詩。 坡公留墨沈,詞客葉壎篪。 蝸篆明還滅,龜趺僕更欹。 摩挲瞪兩睫,取次策雙眉。 蜃氣呈真幻,鮫宮集瑰奇。 虎門天鎖鑰,魚石郡藩籬。 螮蝀穿雲腳,鳧鷖浴水湄。 漁家收蜆米,田舍足粳糜。 幾處烽煙熄,三春士女嬉。 神人胥慶快,老少自扶攜。 俗儉芹堪美,年豐酒可釃。 桑麻仍舊業,雞黍訂前期。 蓮國程伊邇,桃源路不迷。 欲隨江燕住,卻恐野鷗疑。 明發乘虛舫,洞天尋聖師。
拼音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