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社集:古代文人聚會,進行文學創作和交流的活動。
- 香蓮菴:菴名,指一個寺廟或者靜脩的地方。
- 同賦:共同創作詩歌。
- 酡(tuó):形容酒後臉紅的樣子。
- 車笠:指乘坐的車和戴的笠,代指出行。
- 香台:指寺廟中的高台。
- 搖落:指樹葉因鞦風而落下。
- 林阿:林中的小山丘。
- 霽景:雨後天晴的景象。
- 宗雷:人名,可能是蓡加社集的文人之一。
- 吟望:吟詠和遠望。
繙譯
偶然乘車戴笠相聚,香蓮菴中有著許多美好的時光。 站在高処感受著鞦葉的搖落,鞦天的景色遍佈林間小丘。 雨後天晴的景色與薄雲相連,霜的痕跡使葉子顯得更加紅潤。 宗雷初次來到社集,他的吟詠和遠望又是怎樣的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日社集的景象,通過“搖落”、“鞦色”、“霜痕”等詞語,生動地表現了鞦天的蕭瑟與美麗。詩中“憑高感搖落,鞦色滿林阿”一句,既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敏感,也表達了對鞦天景色的深切感受。末句提及宗雷,增加了詩作的互動性和期待感,使讀者對宗雷的吟詠和遠望充滿好奇。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雅集的詩意生活。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
成鷲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早秋山居 》 —— [ 唐 ] 溫庭筠
- 《 新秋 》 —— [ 清 ] 朱青長
- 《 新秋以窗裏人將老門前樹欲秋爲韵作小詩十首 其九 》 —— [ 宋 ] 陸游
- 《 初秋同賈子貞監丞過內苑四首 》 —— [ 元 ] 周伯琦
- 《 七月中旬霖雨大作夜分臥處牆頹連榻者先覺不以聞恍惚中傷鼻出血感何楊諸友慰安情甚厚詩以謝之 》 —— [ 明 ] 黃淮
- 《 後秋興八首自壬寅七月至癸卯五月,訛言繁興,鼠憂泣血,感慟而作,猶冀其言之或不誣也 》 —— [ 清 ] 錢謙益
- 《 阮郎歸 · 次韻南金早秋夜思 》 —— [ 元 ] 邵亨貞
- 《 癸丑七月畿輔淫雨十日順天天津保定河間正定深冀方二千里間大水無際自通州乘舟至束鹿 》 —— [ 清 ] 張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