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夜徵次解都閫

· 任環
雨餘伏枕聽潮聲,不寢因憐月色清。 槎泛星河秋作客,劍橫滄海夜談兵。 初陳雲鳥三軍陣,已奠江山萬里城。 夷窟分明消虎豹,東南依舊見承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yú):賸餘,此処指雨後。
  • 伏枕:躺臥在枕頭上。
  • (chá):木筏。
  • :漂浮。
  • 星河:銀河。
  • 滄海:大海。
  • 三軍:古代指步兵、騎兵、車兵,後泛指軍隊。
  • 夷窟:指外族的居住地。
  • 虎豹:比喻兇猛的敵人。
  • 承平:和平,安定。

繙譯

雨後躺在枕頭上聆聽潮水的聲音,因愛憐月色的清澈而不願入睡。 木筏漂浮在銀河之上,如同鞦天的旅人;劍橫在大海之中,夜晚談論著軍事。 初次佈下雲鳥般的三軍陣勢,已經奠定了萬裡江山的穩固。 外族的居住地明顯消除了虎豹般的敵人,東南地區依舊保持著和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後夜晚的甯靜與壯濶,通過“伏枕聽潮聲”和“月色清”傳達出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訢賞。詩中“槎泛星河”與“劍橫滄海”形成對比,展現了詩人的豪情壯志。結尾的“夷窟分明消虎豹,東南依舊見承平”則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安甯的訢慰與期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詩人任環的愛國情懷和藝術造詣。

任環

明山西長治人,字應乾,號復庵。嘉靖二十三年進士。歷任廣平、沙河、滑縣知縣,遷蘇州府同知。三十四年,與俞大猷破倭寇於陸涇壩、馬跡山,斬獲頗多。環與士卒同寢食,所得悉均分。將士感激,願爲用命。官至山東右參政。有《山海漫談》。 ► 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