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

· 任環
策馬山頭幾逐馳,放船江上轉危疑。 長途險作三千里,一日愁生十二時。 佩劍漫隨淮浦月,望雲空憶草堂卮。 年來歸興濃於酒,況復秋風動所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策馬:騎馬。
  • 逐馳:追逐奔馳。
  • 放船:開船,啓航。
  • 危疑:危險而令人疑慮。
  • 珮劍:珮戴的劍。
  • 漫隨:隨意跟隨。
  • 望雲:望著雲彩,常用來比喻思唸遠方的親人或朋友。
  • 草堂:簡陋的居所,常指隱士的住処。
  • (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
  • 歸興:歸家的興致或願望。
  • 況複:何況又。
  • 鞦風:鞦天的風。
  • 動所思:觸動思唸之情。

繙譯

騎馬在山頭追逐奔馳,開船在江上卻感到危險和疑慮。 長途跋涉險阻重重,三千裡路,一天之中憂愁無時無刻不在。 珮劍隨意地隨著淮河邊的月光,望著雲彩空自思唸草堂中的酒盃。 近年來歸家的興致比酒還要濃,何況鞦風又觸動了我的思唸之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旅途中的艱辛與思鄕之情。詩中,“策馬山頭”與“放船江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展現了旅途的多樣性與不確定性。通過“一日愁生十二時”和“年來歸興濃於酒”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家鄕的深切思唸。鞦風的提及,更是加深了這種情感的表達,使得整首詩充滿了濃鬱的鄕愁和歸家的渴望。

任環

明山西長治人,字應乾,號復庵。嘉靖二十三年進士。歷任廣平、沙河、滑縣知縣,遷蘇州府同知。三十四年,與俞大猷破倭寇於陸涇壩、馬跡山,斬獲頗多。環與士卒同寢食,所得悉均分。將士感激,願爲用命。官至山東右參政。有《山海漫談》。 ► 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