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淨衆寺古鬆

· 崔塗
百尺森疏倚梵臺,昔人誰見此初栽。 故園未有偏堪戀,浮世如閒即合來。 天暝豈分蒼翠色,歲寒應識棟樑材。 清陰可惜不駐得,歸去暮城空首回。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梵臺:指寺廟中的高臺。
  • 蒼翠色:深綠色,這裏指樹木的顏色。
  • 歲寒:指嚴冬,比喻艱難時期。
  • 棟樑材:比喻有才能、能擔當重任的人。
  • 清陰:清涼的樹蔭。
  • 駐得:停留,這裏指樹蔭停留不散。

翻譯

百尺高的古鬆森然疏落,倚靠在寺廟的高臺上,不知昔日有誰見過它初栽的模樣。故鄉雖有值得留戀之處,但在這浮世之中,若心境閒適,便應來此。天色昏暗,怎能分辨出松樹的蒼翠之色?只有在嚴冬時節,才能識別出能擔當重任的棟樑之材。可惜那清涼的樹蔭不能長久停留,歸去時,暮色中的城池空空如也,回首望去,只有空蕩蕩的回望。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古鬆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百尺森疏倚梵臺」描繪了古鬆的高大與古老,而「昔人誰見此初栽」則引出了對過往的追憶。後句「故園未有偏堪戀,浮世如閒即合來」反映了詩人對世俗的超然態度。最後兩句「清陰可惜不駐得,歸去暮城空首回」則抒發了對美好事物不能長存的遺憾,以及對歸途中的孤獨和空虛的深刻感受。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洞察。

崔塗

崔塗,字禮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帶人,唐末詩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詳。唐僖宗光啓四年(888)進士,《全唐詩》存其詩1卷,他寫的最有名的一首詩是《除夜有懷》。 ► 106篇诗文

崔塗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