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

· 常建
翩翩雲中使,來問太原卒。 百戰苦不歸,刀頭怨明月。 塞雲隨陣落,寒日傍城沒。 城下有寡妻,哀哀哭枯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翩翩:形容擧止輕盈、優雅的樣子。
  • 雲中使:指來自遠方的使者。
  • 太原卒:指駐守在太原的士兵。
  • 刀頭:刀尖,這裡指士兵手中的武器。
  • 怨明月:對月亮的怨恨,常用來表達思鄕之情。
  • 塞雲:邊塞上的雲。
  • 陣落:隨著戰陣的移動而落下。
  • 寒日:寒冷的太陽。
  • 傍城沒:靠近城池落下。
  • 寡妻:失去丈夫的妻子。
  • 哀哀:形容極度悲傷的樣子。
  • 枯骨:指戰死沙場的士兵的遺骸。

繙譯

優雅的使者來自雲中,前來詢問太原的士兵。 經歷了無數戰鬭,苦於無法歸家,士兵們對著刀尖上的明月發出怨恨。 邊塞的雲隨著戰陣飄落,寒冷的太陽靠近城池緩緩落下。 城下有一位失去丈夫的妻子,悲痛欲絕地哭泣著,哀悼著那些戰死的枯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塞士兵的艱辛生活和思鄕之情,以及戰爭給家庭帶來的痛苦。詩中通過“翩翩雲中使”與“太原卒”的對比,突出了士兵的孤獨與無助。士兵“刀頭怨明月”的描寫,深刻表達了他們對家鄕的思唸和對戰爭的怨恨。最後,寡妻的哀哭更是將戰爭的殘酷和家庭的悲劇展現得淋漓盡致,使讀者對戰爭的殘酷有了更深的感受。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邊塞詩。

常建

常建

唐代詩人,字號不詳,祖籍邢州(今邢臺),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長仕宦不得意,來往山水名勝,過着一個很長時期的漫遊生活。後移家隱居鄂渚。大曆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詩現存不多,其中《題破山寺後禪院》較爲著名。 ► 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