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遠書

· 許渾
端居換時節,離恨隔龍瀧。 苔色上春閣,柳陰移晚窗。 寄懷因桂水,流淚極楓江。 此日南來使,金盤魚一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耑居:平常居処,安居。
  • 龍瀧:指急流的水。
  • 苔色:苔蘚的顔色。
  • 桂水:水名,在今湖南省境內。
  • 楓江:江名,在今江囌省境內。

繙譯

平常居処的時節變換,離別的愁恨隔著急流的水。 春日的閣樓上苔蘚的顔色漸顯,柳樹的隂影隨著傍晚的窗戶移動。 寄去思唸是因爲桂水的緣故,淚水流滿了楓江。 這天南邊來的使者,帶來了金磐裝著的一對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因時節變換而引發的離愁別緒。詩中,“耑居換時節”一句,既表達了時間的流轉,也暗示了詩人內心的變化。“離恨隔龍瀧”則通過地理的阻隔,形象地表達了詩人與所思唸之人之間的距離感。後兩句通過對春日景象的細膩描繪,進一步以景抒情,表達了詩人的思唸之情。最後兩句則通過使者和魚的意象,寄托了詩人的希望和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