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逢故人話西山讀書早曾遊覽

· 許渾
西巖曾到讀書堂,穿竹行沙十里強。 湖上夢餘波灩灩,嶺頭愁斷路茫茫。 經過事寄煙霞遠,名利塵隨日月長。 莫道少年頭不白,君看潘岳幾莖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西巖:西山。
  • 穿竹行沙:穿過竹林,行走於沙地。
  • 十里強:十里多,形容路程長。
  • 波灩灩:波光閃爍的樣子。
  • 嶺頭:山嶺的頂端。
  • 路茫茫:道路遙遠,看不清楚。
  • 煙霞:指山水景色。
  • 名利塵:追逐名利的塵世。
  • 日月長:時間長久。
  • 潘岳:西晉文學家,此處指代文人。
  • 幾莖霜:幾根白髮,比喻年老。

翻譯

我曾經到過西山的讀書堂,穿過竹林,行走在沙地上,路程長達十里多。湖上的夢境中,波光閃爍,山嶺之巔,憂愁使我感到前路茫茫。回憶起過往的山水之旅,感覺那些事情已經遙遠,而追逐名利的塵世卻隨着時間的流逝而增長。不要說年輕時頭髮不會變白,你看那文人潘岳,也有了幾根白髮。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西山讀書堂的回憶,以及對人生旅途的感慨。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如「穿竹行沙」、「波灩灩」、「煙霞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過往經歷的懷念。同時,通過「名利塵隨日月長」和「潘岳幾莖霜」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名利追逐的淡漠和對時間流逝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透露出詩人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