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樟亭驛樓

· 許渾
鱸鱠與蓴羹,西風片席輕。 潮回孤島晚,雲斂衆山晴。 丹羽下高閣,黃花垂古城。 因秋倍多感,鄉樹接鹹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鱸鱠(lú kuài):鱸魚切片。
  • 蓴羹(chún gēng):用蓴菜做的湯。
  • 片席:指船帆。
  • 斂(liǎn):收起,聚集。
  • 丹羽:指紅色的鳥。
  • 黃花:菊花。
  • 鹹京:指長安,古稱咸陽。

翻譯

在西風中,輕帆帶着鱸魚切片和蓴菜湯, 潮水退去,孤島在傍晚顯得更加孤獨, 雲霧散去,羣山在晴朗的天空下清晰可見。 紅色的鳥兒從高閣飛下, 古城中菊花垂掛。 因秋天的到來,我倍感思鄉之情, 鄉間的樹木似乎連接着遠方的長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登高望遠的景象,通過「鱸鱠與蓴羹」、「西風片席輕」等細膩的描寫,展現了秋日的寧靜與恬淡。詩中「潮回孤島晚,雲斂衆山晴」以景抒情,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深深思念。結尾的「因秋倍多感,鄉樹接鹹京」更是將思鄉之情推向高潮,展現了詩人對故鄉的無限眷戀。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