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赴京師蒜山津送客還荊渚

· 許渾
尊前萬里愁,楚塞與皇州。 雲識瀟湘雨,風知鄠杜秋。 潮平猶倚棹,月上更登樓。 他日滄浪水,漁歌對白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尊前:酒杯前。
  • 楚塞:楚國的邊塞,泛指楚地。
  • 皇州:帝都,這裏指長安。
  • 瀟湘:湘江的別稱,因湘江流經湖南省的瀟水而得名。
  • 鄠杜:地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和長安區之間。
  • 倚棹:靠着船槳,指停船。
  • 滄浪水:泛指江湖水域。

翻譯

在酒杯前,我懷揣着萬里的憂愁,思念着楚地的邊塞和帝都長安。 雲朵似乎能辨識出瀟湘的雨,風兒彷彿知曉鄠杜的秋意。 潮水退去,我依舊靠着船槳,月亮升起時,我再次登上高樓。 將來有一天,在江湖的水邊,我將聽着漁歌,對着白髮蒼蒼的自己。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離別時的深情與對未來的遐想。詩中,「尊前萬里愁」直抒胸臆,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憂愁與不捨。通過「楚塞與皇州」、「瀟湘雨」、「鄠杜秋」等意象,詩人巧妙地將自己的情感與楚地、長安的自然景色相融合,增強了詩歌的意境美。後兩句則通過想象未來在江湖邊聽漁歌的情景,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