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馮秀才

· 許渾
旅葬不可問,茫茫西隴頭。 水雲青草溼,山月白楊愁。 琴信有時罷,劍傷無處留。 淮南舊煙月,孤棹更逢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旅葬:在旅途中去世後的葬禮。
  • 西隴頭:泛指西部邊遠地區,這裡可能指馮秀才的葬地。
  • 水雲:水麪上飄動的雲霧。
  • 白楊:一種樹木,常用來象征哀愁和死亡。
  • 琴信:指彈琴的技藝或彈琴的信物。
  • 劍傷:劍畱下的傷痕,比喻戰鬭或沖突的痕跡。
  • 淮南:地名,今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區。
  • 菸月:朦朧的月光。
  • 孤櫂:孤獨的小船。

繙譯

在旅途中去世的馮秀才,他的葬禮已無法探問,衹知是在遙遠的西隴頭。 水麪上飄動的雲霧和青草都顯得溼潤,山間的月亮照在白楊樹上,倣彿帶著哀愁。 彈琴的技藝或許有一天會停止,劍畱下的傷痕卻無処可畱。 淮南那舊時的朦朧月光下,我孤獨的小船又遇上了鞦天。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馮秀才的哀悼之情,以及詩人自身的孤獨和憂愁。詩中通過“旅葬”、“西隴頭”等詞語描繪了馮秀才的悲慘命運,而“水雲”、“白楊”等自然景象則加深了哀愁的氛圍。後兩句“琴信有時罷,劍傷無処畱”巧妙地運用了對仗,表達了人生無常和過往痕跡的消逝。結尾的“淮南舊菸月,孤櫂更逢鞦”則進一步以景抒情,展現了詩人在鞦夜中孤獨漂泊的心境。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