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才近自塗口遷居新安適枉緘書見寬悲慼因以此答
遠書開罷更依依,晨坐高臺竟落暉。
顏巷雪深人已去,庾樓花盛客初歸。
東堂望絕遷鶯起,南國哀餘候雁飛。
今日勞君猶問訊,一官唯長故山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塗口: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新安:地名,今河南省新安縣。
- 枉緘書:指對方不遠千里寄來的書信。
- 見寬悲慼:指對方的書信中表達了寬慰之情,同時也透露出悲傷的情緒。
- 依依:形容留戀不捨的樣子。
- 顏巷:指貧窮的居住環境。
- 庾樓:指高雅的居所。
- 東堂:指家中的主要居室。
- 南國:指南方地區。
- 候雁:指候鳥,常用來比喻遷徙或消息傳遞。
- 問訊:詢問近況。
- 故山薇:指故鄉的野菜,這裏比喻故鄉的事物。
翻譯
你從塗口遷居到新安,不遠千里寄來的書信讓我感到既寬慰又悲傷。我在這封信中回答你。
我打開你的遠方來信後,心中充滿了不捨,早晨坐在高臺上,直到夕陽西下。
在雪深巷陋的舊居,人們已經離去;而在花團錦簇的庾樓,你剛剛歸來。
家中東堂已無人望,只有遷徙的鶯鳥飛起;南方傳來哀愁的消息,候鳥也在飛翔。
今天你仍然關心地詢問我的近況,而我這個官職不過是長久地守着故鄉的野菜罷了。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對自己現狀的感慨。詩中通過對顏巷和庾樓的對比,描繪了朋友遷居後的生活變化,同時也反映了自己對故鄉的留戀。東堂望絕和南國哀餘的描寫,增添了詩中的哀愁氛圍,表達了詩人對時局和生活的無奈。最後,詩人以故山薇自喻,表達了自己雖居官位,但心繫故鄉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