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四皓廟

· 許渾
桂香鬆暖廟門開,獨瀉椒漿奠一杯。 秦法欲興鴻已去,漢儲將廢鳳還來。 紫芝翳翳多青草,白石蒼蒼半綠苔。 山下驛塵南竄路,不知冠蓋幾人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桂香鬆暖:指廟宇周圍桂樹飄香,松樹茂盛。
  • 椒漿:用花椒浸泡的酒,古代用於祭祀。
  • 秦法欲興:指秦朝的法律制度即將興起。
  • 鴻已去:比喻賢人離去。
  • 漢儲將廢:指漢朝的太子(儲君)地位不穩,即將被廢。
  • 鳳還來:比喻賢人迴歸。
  • 紫芝翳翳:紫芝,一種傳說中的仙草;翳翳,形容茂密。
  • 白石蒼蒼:白石,白色的石頭;蒼蒼,形容顏色深沉。
  • 綠苔:生長在潮溼地方的綠色苔蘚。
  • 驛塵南竄路:驛塵,驛站路上的塵土;南竄,向南逃竄。
  • 冠蓋:古代官員的帽子和車蓋,代指官員。

翻譯

廟門在桂香和鬆暖中敞開,我獨自傾倒椒漿,祭奠一杯。 秦朝的法律即將興起,而賢人已經離去;漢朝的太子即將被廢,而賢人又迴歸。 紫芝茂密地覆蓋着青草,白石上長滿了半綠的苔蘚。 山下的驛站路上塵土飛揚,人們向南逃竄,不知有多少官員能夠返回。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四皓廟的描寫,隱喻了時代的變遷和賢人的去留。詩中「秦法欲興鴻已去,漢儲將廢鳳還來」巧妙地運用了對比手法,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感慨。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進一步以景抒情,展現了廟宇的靜謐與歷史的滄桑。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深刻思考和對賢人去留的無限感慨。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