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義女亭

· 許渾
身沒蘭閨道日明,郭南尋得舊池亭。 詩人愁立暮山碧,賈客怨離秋草青。 四望月沈疑掩鏡,兩檐花動認收屏。 至今鄉里風猶在,借問誰傳義女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蘭閨:指女子的居室。
  • 郭南:城南。
  • 賈客:商人。
  • 掩鏡:遮蓋的鏡子,比喻月亮被雲遮住。
  • 收屏:收起的屏風,比喻花影被樹廕遮擋。
  • 義女銘:記錄義女事跡的銘文。

繙譯

她的身影已隨著蘭閨的日光消逝,我在城南找到了她曾居住的池亭。 詩人站在暮色中的青山下,滿懷憂愁;商人們則在鞦草中離別,心生怨恨。 四望之下,月亮被雲層遮住,倣彿是一麪被遮蓋的鏡子;兩邊的花影在簷下搖曳,似乎是收起的屏風。 至今,鄕裡仍然流傳著她的風範,但不知是誰在傳頌她的義女銘文。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蘭閨、池亭、暮山、鞦草等意象,營造了一種淒涼而懷舊的氛圍。詩中“身沒蘭閨道日明”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逝去女子的懷唸,又暗含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後文通過對月色和花影的描寫,進一步以景生情,抒發了詩人對往事的追憶和對義女事跡的敬仰。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品質的贊頌和對逝去時光的哀愁。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