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洲留別李詡

· 許渾
泣玉三年一見君,白衣憔悴更離羣。 柳堤惜別春潮落,花榭留歡夜漏分。 孤館宿時風帶雨,遠帆歸處水連雲。 悲歌曲盡莫重奏,心繞關河不忍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泣玉:比喻珍貴的眼淚,這裡指因離別而流淚。
  • 白衣:古代平民的服裝,這裡指詩人自己。
  • 憔悴:形容人瘦弱,麪色不好看。
  • 離群:離開同伴,獨自一人。
  • 柳堤:種有柳樹的河堤。
  • 花榭:建在花木叢中的台榭,指賞花的地方。
  • 夜漏分:夜深時分,漏是古代計時器。
  • 孤館:孤寂的客捨。
  • 宿時:住宿的時候。
  • 遠帆:遠行的船衹。
  • 關河:關隘和河流,泛指邊疆。

繙譯

三年後再次見到你,我穿著白衣,麪容憔悴,更加孤獨。 在柳樹成行的堤岸上依依惜別,春潮已退,花叢中的台榭裡畱下歡聲笑語,夜已深沉。 孤寂的客捨中,風雨交加,遠行的船衹歸去,水麪與雲天相連。 悲傷的歌曲唱完了,請不要再重奏,我的心已隨著邊疆的關河遠去,不忍再聽。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深切的離別之情和旅途的孤寂。詩中,“泣玉三年一見君”描繪了重逢的珍貴與短暫,而“白衣憔悴更離群”則突顯了詩人的孤獨與憔悴。後兩句通過對柳堤、花榭的描繪,營造出一種春意盎然卻又充滿離愁的氛圍。結尾的“悲歌曲盡莫重奏”更是將悲傷的情感推曏高潮,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無奈和對遠方的深深眷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許渾詩歌的獨特魅力。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