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邊將劉皋無辜受戮

· 許渾
外監多假帝王尊,威脅偏裨勢不存。 才許誓心安玉壘,已傷傳首動金門。 三千客裏寧無義,五百人中必有恩。 卻賴漢庭多烈士,至今猶自伏蒲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外監:指邊疆的監軍。
  • 偏裨:副將。
  • 玉壘:山名,在今四川理縣東南,此處指邊疆。
  • 金門:指朝廷。
  • 烈士:有志於建功立業的人。
  • 伏蒲輪:指隱居不仕。

翻譯

邊疆的監軍雖然多借帝王之尊,但威脅副將的勢力已不復存在。 纔剛剛許下誓言要安定邊疆,卻已傳來首級被送往朝廷的悲訊。 在三千門客中難道沒有忠義之士嗎?在五百人中必定有人受到恩惠。 然而還是要依賴漢庭中有志之士,至今他們仍隱居不仕。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邊將劉皋無辜受戮的事件,揭示了當時朝廷的昏庸和邊疆的動盪。詩中「外監多假帝王尊」一句,既表達了對外監濫用權力的不滿,也暗示了朝廷對邊疆的失控。後文通過對「三千客」和「五百人」的對比,強調了忠義之士的存在,但他們的命運卻令人唏噓。最後,詩人寄希望於漢庭中的有志之士,期待他們能夠挺身而出,改變現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的關切和對忠義之士的敬仰。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