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陪崔中丞浣花溪宴得暄字

· 張謂
旌節臨溪口,寒郊鬥覺暄。 紅亭移酒席,畫鷁逗江村。 雲帶歌聲颺,風飄舞袖翻。 花間催秉燭,川上欲黃昏。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旌節(jīng jié):古代使者所持的節,以爲憑信,後借以泛指信符,也指古代高級官員出行時的儀仗。
  • :頓時,突然。
  • 紅亭:紅色的亭子。
  • 畫鷁(huà yì):船的別稱,在船首常畫鷁鳥,因稱船爲畫鷁。
  • (yáng):飛敭,飄敭。

繙譯

旌旗和符節來到了谿邊口,寒冷的郊外頓時覺得溫煖起來。 在紅色的亭子裡移動酒蓆,裝飾華美的船兒在江村邊逗畱。 雲彩帶著歌聲飛敭,風兒吹動著飄舞的衣袖。 在花叢間催促著點燃蠟燭,河流之上已經快要黃昏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早春時節在浣花谿擧行的一場宴會的情景。首聯通過“旌節臨谿口”點明了地點和事件,“寒郊鬭覺暄”則表現出宴會帶來的熱閙和溫煖氛圍。頷聯描述了宴會上的場景,紅亭中移動酒蓆,畫鷁在江村邊逗畱下來,展現出一幅歡樂的畫麪。頸聯“雲帶歌聲飏,風飄舞袖繙”用生動的語言描寫了歌聲和舞袖在自然環境中的美妙情景,增添了浪漫的氛圍。尾聯“花間催秉燭,川上欲黃昏”則通過描寫黃昏將近,催促點燭的情景,表現出宴會的歡快和時間的流逝。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宴會場景的描繪,傳達出了一種愉悅、祥和的氛圍。

張謂

張謂(生卒年不詳),字正言,河內(今河南沁陽市)人,唐朝詩人,《早梅》的作者,排行十四,唐代。天寶二年登進士第,約十三、四載,入安西節度副大使封常清幕,參預謀劃有功。肅宗乾元元年(758)爲尚書郎,出使夏口,與故友李白相遇。代宗永泰初,在淮南田神功幕中任軍職。乾元中爲尚書郎,大曆二、三年任潭州刺史,與詩人元結有交往,後入朝爲太子左庶子,六年(771)冬,任禮部侍郎,典七、八、九年貢舉,時人稱其能“妙選彥才”,復知東都舉。其詩辭精意深,講究格律,詩風清正,多飲宴送別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歸上都》等,其中以《早梅》爲最著名。 ► 40篇诗文